壳寡糖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修护作用

时间:2023-01-06 10:36:53

对乙酰氨基酚所造成的肝损伤实际上属于药物性肝损伤,是我国非感染性肝病的第二大病种。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镇痛药,可引起短暂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特别是在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酗酒或服用某些CYP450诱导药物的人群中,当服用过量时(成人大于4g/d,未成年人大于50-75mg/kg·d),都可能发生严重的肝损伤,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据估计,在欧美国家每年约有2000人经历ALF,其中近50%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61%的病例似乎是使用中位剂量(34g/3d)引起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药物性肝损伤的年发生率高达23.80/10万人。其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占比为87%,13%的患者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我国在应用止痛和抗炎方面依旧主要面临着对乙酰氨基酚带来的肝损伤,形势严峻。

早在 400 多年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螃蟹壳的应用的记录:“烧存性,密调,涂冻疮及蜂虿伤。酒服,治妇人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积。”这是甲壳素最早的应用记录。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蟹壳的主要成分有 3/4 为碳酸钙,余下 1/4 中约有一半为甲壳素,另外主要是蛋白质。甲壳素系由 N乙酰氨基葡萄酸所成的多糖。甲壳素存于蟹壳、虾壳之中,为一种特殊成分。

据传二战期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所有生物受到辐射而凋亡,唯有海中的螃蟹安然无恙。这说明甲壳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甲壳素在各种动物体内部都存在,人体内也有许多以氨基酸葡萄糖为重要成分的壳寡糖,但研究发现,人到中年以后,自我合成壳寡糖的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大量使用杀虫剂,使粮食中几乎不含甲壳素类物质,因此,应当像补充其他营养素一样注意补充壳寡糖。

在苏政权的学术文献《壳寡糖保护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用途》中运用实验表明了壳寡糖对于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壳寡糖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人员发现,壳寡糖可有效对抗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肝损伤作用,试验证实壳寡糖可调节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异常,显著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异常升高;改善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组织损伤:提高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的肝组织中体内解毒剂GSH含量:提高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氧化性损伤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氧化性损伤中MDA含量。有望开发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其发挥保护和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壳寡糖可有效对抗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性肝损伤作用,并且降低AST和ALT活性,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和对抗对Z酰氨基酚中间代谢产物N-Z酰一对苯醌亚胺(NAPOT)的强大氧化作用,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产生的肝毒性从而发挥其对肝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在我国放开疫情当前,我们面临着全民都“阳”的局面,也意味着我们要靠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前三天发烧期,长时间的发烧以及烧热不退会加重我们对退烧药的依赖性,也意味着我们的肝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其受到伤害可能会造成人体造血不足、油脂分泌旺盛、脱发、食欲不振等危害;补充壳寡糖,减少肝脏损伤保护肝脏。

摘自:苏政权《壳寡糖保护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用途》

       百度文章《壳寡糖在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机理

声明:上述转载或引用文章的内容,仅用于学习和研究为目的,如有不符,立即纠正。